《先秦诸子选读》教案

时间:2024-07-15 23:46:46
《先秦诸子选读》教案

《先秦诸子选读》教案

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,时常需要用到教案,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、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。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?下面是小编整理的《先秦诸子选读》教案,仅供参考,欢迎大家阅读。

《先秦诸子选读》教案1

课题:《先秦诸子选读》第一单元:论语选读

三、《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》第一课时

年级:高二()班学生姓名:学号:组名:

教学目标:

1.理解、运用文中关于学习、从政和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,进一步培养文言阅读能力。

2.结合学生的生命体验和有关情境,努力使学生领会孔子的生存智慧。

教学重点:理解、运用文中关于学习、从政和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,进一步培养文言阅读能力。

教学难点:结合学生的生命体验和有关情境,努力使学生领会孔子的生存智慧。

教学方法:1、吟咏法,反复诵读2、启发探究式

自主预习:

一、请同学们背诵第1、3、6、7、8、9、11、12则,并按要求默写。

1、知之为知之,,是知也。

2、,是谓过矣。

3、人能弘道,。

4、,则远怨矣!

5、无欲速,无见小利。______,________。

6、______,______。大车无輗,小车无軏,_________。

7、岁寒,。

8、逝者如斯夫,______!

二、翻译并分析课文,思考:课文节选孔子与三位弟子的对话,分别从几方面反映孔子为人处世之道?这对我们将有怎样的深远启发?

(1)子曰:“由,诲女知之乎?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”

翻译重点:①诲:;②女;③为:表,相当于""④知1:;知2:;知3:.⑤是:.

翻译:

【探讨:第1则从哪方面折射孔子为人处世的大智慧?从中我们将得到怎样的启发?】

孔子启示人们如何面对自己的。选文第1则:“子曰:‘由,诲女知之乎?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’”。孔子这句话的含义是说,人的聪明不在于知道什么,而在于坦然地承认自己不知道什么。──聪明的人正视自己的无知。正视自己的无知,不是说安于自己的无知。面对问题,应该开动脑筋,勤于思考。

角度:求知方面-------

启发: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,我们应当,尽可能地多加以掌握。人的知识再丰富,总有不懂的问题。那么,就应当有的态度。只有这样,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。

(2)子曰:"不曰'如之何,如之何‘者,无末如之何也已矣!"(3)子曰:“过而不改,是谓过矣!”

翻译重点:①如之何:古代汉语中的凝固形式,意为""或"怎么";②末如之何:也作;末:指;(总)拿他没有办法;③已矣:常放在句末,表限止的语气助词,相当于"".

翻译:

【探讨:第2、3则从哪方面折射孔子为人处世的大智慧?从中我们将得到怎样的启发?】

选文第2则,孔子说:“不曰‘如之何,如之何’者,吾末如之何也已矣!”“末如之何”,“末”通“无”就是无如之何,即拿他没办法。面对问题,不停地念叨怎么办啊怎么办啊,说明他在动脑筋,说明他在做着解决问题的努力。孔子启示人们如何面对自己的错误,他的弟子有时候也这样做。

选文第3则:子曰:“过而不改,是谓过矣!”意思是说,犯了错误而不改,这就是错误;──错误不在犯错误,而在犯了错误而不改正,一如《左传宣公二年》所说:“人谁无过,过而能改,善莫大焉。”孔子这句话真是充满了智慧。

角度:对待错误-------

启发:“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?”但关键不在于,而在于能否,保证今后不再重犯同样的错误。也就是说,有了过错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。文中孔子以“过而不改,是谓过矣”的简炼语言,向人们道出了“”这一对待错误的唯一正确态度。

(4)、自贡曰:“君子之过也,如日月之食焉:过也,人皆见之;更也,人皆仰之。”

重点翻译:①之1:;②之2:;③食;④之3:。⑤更:

翻译:

(5)、子夏曰:“小人之过也必文。”

翻译:

选文第5则:“子夏曰:‘小人之过也必文。’”子夏即卜商(前507—?),字子夏,是孔子的弟子,比孔子小44岁。“小人”在古代常指地位低的人,也常指人格卑下的人,这里是后一种意思。“文”是动词,意思是掩饰。子夏的意思是说,。──君子和小人的区别不在于君子不犯错误,而在于他犯了错误从不掩饰,而是勇敢地面对。人只要有文过饰非的念头,就是小人了。总之,正视错误是很重要的。而接下来改正错误也很重要。

(6)、子曰:“人能弘道,非道弘人。”

翻译:

(7)、子曰:"躬自厚而薄责于人,则远怨矣."

重点翻译:①厚,薄:;②而:;③远:

翻译:

【探讨:第7则从哪方面折射孔子为人处世的大智慧?从中我们将得到怎样的启发?】

“躬自厚而薄责于人”应当理解为“躬自厚责而薄责于人”,省略了一个“责”字。孔子的意思是说,自己严于责求自己而少责求别人,人们就不会怨恨你了。在现实生活中,那些对自己要求轻而对别人要求重,那些要求别人很严苛而要求自己却很宽松,那些喜欢把责任推到别人头上的人,必然会招致诸多的怨尤。要改变这种情况,需要从自己身上下工夫。

角度:与人相处方面--------

启发:人与人相处难免会有各种矛盾与纠纷。那么,为人处世应该多替别人,从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。若一旦发生了矛盾,人应该多作自我,而不能一味别人的不是。所以,“”是保持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不能缺少的原则。

三、《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》第二课时

年级:高二()班学生姓名:学号:组名:

(8)、子夏为莒父宰,问政。子曰:“无欲速,无见小利。欲速则不达,见小利则大事不成。”

翻译:

【探讨:第8则从哪方面折射孔子为人处世的大智慧?从中我们将得到怎样的启发?】

莒父是鲁国的城邑,具体位置现在还不清楚。“宰”指城邑的长官。“问政”就是请教施政方面的问题。“无”通“毋”,意思是不要,表示禁止。“欲速”是指。“见小利”是指。“欲速则不达,见小利则大事不成”,是说。孔子这句话有两个要点:第一个要点是做事不能贪图快。就如俗话所说:“心急吃不了热豆腐”,“一口吃不成胖子,一步跨不到天边”。第二个要点是不能急功近利,要照顾到百年大计。“焚林而田,竭泽而渔”,都是只顾眼前利益、缺乏长远考虑的典型例子。

角度:从政方面--------

启发:“欲速则不达”,贯穿着辩证法思想,即对对立着的事 ……此处隐藏3704个字……个制作人偶来殉葬的人,该断子绝孙了吧!’孔子所痛恨的,是因为土偶、木偶像人形,却用来殉葬。用人偶殉葬,尚且不可,又怎能让百姓活活地饿死呢?”

三、语言表达

14.近日,中国“二十四节气”申遗成功。我国传统的“节气”是生命的四季,四季的景致莫不附着生命的律动。

(1)请你根据示例猜一节气名。

示例:谜面:雾散之后冰消融(打一节气)

谜底:雨水

谜面:三人同日相别离(打一节气)

谜底:________

(2)模仿示例,从“立春”“惊蛰”“清明”“夏至”“寒露”“霜降”“大雪”这几个节气中挑选两个,写两则对节气的个人解读。要求字数相等,意蕴贴切,用上一种修辞手法。

示例:大暑——骄阳似火,热到极致,繁荫蔽日,蝉歌如雨。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解析:

(1)“三人同日”即“春”字,“相别离”有“分开”的意思,即“春分”。

(2)描写的内容要契合节气的特点。

答案:

(1)春分

(2)立春——春已归来,收尽余寒,草长莺飞,花香鸟语。惊蛰——轻雷隐隐,凝聚雨露,万物苏醒,虫叫蛙鸣。

15.“微雨过,小荷翻。榴花开欲燃”是苏轼《阮郎归·初夏》中的词句,请展开合理想象,对词句进行生动描写,突出“雨”的作用。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,50个字左右。

答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解析:本题属情景再现型扩展语句题,解题时,首先要把握词句的情景,结合句子中的景物描写,将情景再现出来。“微雨”“小荷”“榴花”是扩展的关键对象,且要突出“雨”的作用。另外,要注意修辞手法和字数的要求。

答案:(示例)初长成的小荷叶,碧绿娇嫩,一阵细雨飘过,荷叶翻转,翩翩起舞;鲜红欲滴的石榴花,经雨一洗,更红得像火焰一般。

听南怀瑾讲孟子

自古关于“利”的成语很多,例如追名逐利、见利忘义、利欲熏心。提到这个“利”字,似乎所有君子都嫌它是一块烫手山芋,不敢明着去招惹,可是有几人仔细想过,究竟什么是利?

南怀瑾先生这样说:“或者是人,或者是物,或者是事,当某一时间、某一空间中,能够产生‘利用安身’的功能效果,那么它就具有‘利用安身’的价值;也就是在当用、该用、要用、可用、适用、值得用的条件下,那么对这人或事或物来说,就构成了价值;也就是对这人或事或物的利。”

讲得明白些,就是人生在世,怎能不讲利?人类文化思想包含了政冶、经济、军事,乃至人生的艺术、生活,等等,都是以求利为目的。如果不求有利,又何必去学?做学问也是为了求利,读书认字,不外乎是为了获得生活上的方便或是自求适意。即使出家学道,是为了成仙成佛,这何尝不是求利?

其实早在两千年前,孟子已经思考过了这个问题,并提出了义与利这千古一辨。孟子来到魏国,见到魏国国君梁惠王,于是遭遇了这句问话:“叟,不远千里而来,亦将有以利吾国乎?”(老先生,你能为我们国家谋什么利益吗?)孟子听后,没有拍案而起,针锋相对,而是颇有风度、庄重地说:“王何必曰利?亦有仁义而已矣。”意思是说,大王您何必只图目前的利益?其实只有仁义才是永恒的大利。按照孟子的说法,仁义也是利,道德也是利,这些是广义的、长远的利,是大利,不是狭义的金钱财富的利,也不只是权利的利。可见,人们追求有用或没用的东西都是利,只不过有大利、小利之别而已。

人与人的追求不同,因此对于每个人来说,能够对自己产生“利用安身”的价值的东西也不同。有的人求子孙满堂,得之,心满意足;有的人求福如东海,得之,心中无憾;有的人求无上智慧,得之,最是得意;有的人求万事如意,得之,甚为欢喜;有的人求名扬四海,得之,心中风光无限;有的人求家财万贯,得之,幸福无比。但是无论是求喜求乐求名求财,说穿了,求的还是一个利。

《先秦诸子选读》教案3

王何必曰利

[基础·夯实]

一、识记字音

1.弑其君者(shì)

2.不夺不餍(yàn)

3.孳孳为善者(zī)

4.蹠之徒也(zhí)

二、通假字

愿闻其指通旨,意旨,意向

三、古今异义

1.然而不亡者,未之有也

古义:这样却今义:表转折连词

2.利与善之间也

古义:……的差别今义:中间

四、一词多义

1.接

2.去

3.遗

4.说

5.于

6.之

五、词类活用

(一)名词活用

1.名词作动词

(1)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事:侍奉

(2)然而不王者,未之有也王:称王

2.名词使动用法

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利:使动用法,使……得到利益

3.名词意动用法

(1)苟为后义而先利后:意动用法,以……为后

(2)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后:意动用法,以……为后

(二)形容词的意动用法

不远千里而来远:意动用法,以……为远

六、文言句式

(一)判断句

孳孳为善者,舜之徒也(“……者,……也”表判断)

(二)状语后置句

1.孟子遇于石丘(“于石丘”作状语,后置)

2.秦、楚之王悦于利(“于利”作状语,后置)

(三)宾语前置句

1.先生将何之(疑问代词“何”做“之”的宾语,前置)

2.然而不亡者,未之有也(代词“之”做“有”的宾语,前置)

3.何以利吾国(疑问代词“何”做“以”的宾语,前置)

[课文·译注]

《《先秦诸子选读》教案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